外交学院主办“和平·发展·共赢”2024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京开幕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讲话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崔启明致欢迎辞
原中央外办副主任、中国前驻英大使刘晓明作专题报告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会发来祝贺视频
大会现场
我校代表杨月珑同学积极参加会议,站稳国家立场,通过共同协作完成了会前建议案的撰写,并参与了决议草案中人道主义部分的起草,推动会议进程,为解决巴以问题贡献一份力量。李夏宇同学代表国家与各国代表共同磋商,共同起草文件,针对巴以问题的解决发挥了作用,共同协作完成了议题的解决。
本次大会共设置10个委员会,涵盖中英法西四种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议题设置紧追时代潮流,探索国际热点话题,旨在鼓励青年一代共同参与和讨论全球性问题,发出中国声音,贡献青年方案,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共赢的光芒熠熠生辉。
我很有幸作为代表参加2024年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此次会议为邀请制,我也非常荣幸身为柬埔寨代表成为联合国紧急特别会议的驻联代表之一。本次会议的议题为1997年的巴以冲突问题,就此我们展开了激烈的磋商与表决。
在此次会议上,有许多大学生代表,他们学术知识丰富,发言严谨通畅,使我们受益匪浅。自由磋商是我们此次会议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磋商环节,各国代表学术水平很高,对于我们关于程序问题及其他一些学术知识方面给予了耐心科学的指导。在此次环节中,我们讨论激烈,各国也因自身利益及立场等问题产生些许矛盾,例如在议程关于人道主义冲突问题中的表决阶段,三方起草国在决议案内容上互有冲突,导致最终三份决议草案均未通过,但在我们各国的商议后,在议程耶路撒冷的问题两份议案均得到通过,使得巴以局势得到缓解。
在草案的起草过程中,所有代表都几乎熬了通宵,1万5千字的决议草案,1千字的修正案,还要逐字逐句地改文法、改格式,为了这一份决议草案的呈现,我们整整努力了三个月,看了几十万字的材料、写了几万字的文件,在大会闭幕的那一刻,每位代表发出自豪而热烈的掌声。这是来自世界各国人民的掌声,亦是来自世界和平的掌声。
很荣幸可以参加此次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这是一段特殊而难忘的回忆。
在这过程中真的学到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人际交往、学术水平、外交风采。在与BLOC成员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家的真诚团结,每个人都在为推进会议而努力,在学术交流时,感受差距,接受差距,积极学习,鼓励了我在学术中不断进步。同时有更多参会经验的师兄师姐给我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我非常庆幸可以在这个平台遇见他们,与他们回忆值得珍藏。
会前准备我们付出了许多时间与努力,阅读十几万字的文件,在联合国官网上查阅历史上的决议,追溯当时历史背景、国际形势,充分学习所代表国家的背景,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联盟以及文化背景,准确定位国家立场。因为是文件导向型议事规则,要通过文件推动会议进程,几乎每天都是DR之夜,每天近十份文件产出,上万字文字的编辑和反复的推敲,每晚都到凌晨才能入睡,无论茶歇还是午饭时间甚至是凌晨睡前与代表通话,都时刻将巴以问题挂在嘴边,不停地与相关国家磋商,求同存异,尽力凝聚最大共识,推动和平进程。
说真的,四天的参会,非常疲惫。不仅白天要写大量文件,还要挑灯夜战进行修改,很累但也很快乐。
这世界这么美好,这世界这样灿烂,这世界这样多元,这样丰富,而我好像少有机会去感受去看见。通过这次活动,更坚定了我向前向上向外的决心,更坚定了志向,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迫切地想要能力,想要自由,想要更大的世界与更广阔的视野,我要站到高点,望向远方,尽努力达到目标,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历经风浪会有时,终挂云帆济沧海。
模联真的是一个充满意义的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开阔视野,拥有国际视角去看待问题,再次感谢主办单位为我们青年学子搭建了这次机会,希望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