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官网

  • 0
  • 分享

国旗咏怀 |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12月27日上午八点半,我校组织了本学期第15次升旗仪式,高二B4班执行本次升旗任务,李雅妮同学主持仪式,信息宣传科副主任、高三年级A部副主任信涛老师作国旗下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ABC_2727.jpg高二B4班执行升旗仪式ABC_2750.jpg高二B4班执行升旗仪式1.李雅妮同学主持仪式.jpg升旗仪式主持人:高二B4班李雅妮

李雅妮,高二B4班班长,她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严格要求自己,将困难当做磨刀石,将教训当做铺路石,铸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她曾获得“北京市东城区文明标兵”“区级三好学生”等称号,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茅,多次取得班级第一、年级个人优胜奖的好成绩。

2.信息宣传科副主任、高三年级A部副主任信涛老师作国旗下的演讲.jpg国旗下讲话:信息宣传科副主任、高三年级A部副主任 信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前天是圣诞节,就在那天我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1860年的12月24日,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准备之夜,被八国定为“平安夜”;12月25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这一天被八国定为“圣诞节”;12月26日,八国联军为进攻北京城获得胜利而狂欢,所以被定为“狂欢夜”。这三天西方人过的洋节,恰恰是中国人耻辱的三天,作为中国人请不要忘记这三天的国耻,要爱国,坚决抵制圣诞节。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看到这样的短信,感到既可气,又可悲。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我们确实需要铭记。但是1860年攻入北京的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是在1860年10月,而非12月25日。而圣诞节则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重要节日,跟火烧圆明园并无半点关系。我对这种“为了爱国而爱国”的行为感到遗憾,这简直是侮辱中国人的智商。难道中国人已经没有自信到需要靠编造历史来点燃爱国热情的地步了吗?

不,以爱国主义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是根植于文化中的血脉传承。因此,我们完全有自信!

我们的自信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我们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我们有“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天下情怀……顺境中,我们会欣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困境里,我们会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离别际,我们会互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思念时,我们会低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百年的传承,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也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我们的自信还来自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井冈山时期,红军指战员颈系着红色“牺牲带”,表明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最终为中国革命撒下燎原的火种;长征时期,红军面对围追堵截从未退缩,克服了超出人类生理与心理极限的挑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抗战时期,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用自己的血肉铸成了新的长城,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

我们的自信更源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抗美援朝的隆隆炮声宣告了中国人的爱国与担当,五四宪法的字里行间记载着中国人的进取与自强,安徽凤阳的生死状里写满了中国人的奋斗与创新,南方谈话的字字珠玑指引着中国人的未来和方向……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越是自信,就越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越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得到丰富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就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隋唐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了外来佛教的冲击。儒学复兴运动的发起者韩愈借鉴佛教禅宗的理论,明确标举儒家之道的统系。他所建构的道统,有取于佛教禅宗的“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也就是说不一定经过当面指授,只要能赓续、发扬儒道的精义,就应被列入儒道的统系之中。韩愈如此高标道统,要在直面现实——在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唐代,理应有人站出来承续儒家的优秀文化传统,担负起天下国家的责任。也正因此,学者们把韩愈建构道统这一做法称为“入室操戈”,即韩愈到佛教阵地里,拿起佛教的理论武器来武装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对中华文化起到了“承先启后,转旧为新”的重要作用。近代史上,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都行不通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不断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改革开放,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兼收并蓄也不是照单全收。吸收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通过转化再造,使之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说到这里,对于抵不抵制圣诞等洋节,我想大家已经有了答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就是文化自信的正确打开方式。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距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近。此时此刻,我们必须持续保持振奋的民族精神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最新更新